时间:2018-07-19
7月13日,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与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秘书处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暨“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女性安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四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及出版传媒机构的近百位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慧教授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吴慧教授主持,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慧教授首先代表学校致辞。她向全体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积极支持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的建设和发展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感谢!刘慧书记指出,在当前中国承担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责任越来越重要的时候,作为国际关系的研究者,中国学者要通过不懈努力和新的探究,构建新的具有中国方案内容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在此进程中,中国女学者要做到自信。自信首先来源于民族的自信、国家的自信和团队的自信。此外,还有女性学者的自信,即三个关键词——精英、色彩和品格。精英是指女性有自己独特的智慧,如果将这种独特优势发挥在国际关系研究上,就会形成对于国际问题独到的观察、分析和解读。色彩是指理论研究需要百花齐放,更需要有呼吸、有生命、有色彩的理论贡献,这需要女性的广泛参与。品格是指女学者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女学者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言谈举止,成为在校大学生和年轻女性学者的榜样,这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未来和希望。
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杜洁致辞
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杜洁在致辞中指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中国方案的过程中,国际关系女学人是先锋。国际关系女学人不只是科研的亮丽风景线,更会通过女性特有的视角、智慧,为国际关系研究带来温度和色彩,能够使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理论更多为实践服务,并指导实践,从而为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教授演讲
在主旨演讲阶段,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教授和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吴慧教授分别向大会作了《新视野、新思路、新问题》和《国际海底区域的制度与实践》的演讲。袁明教授在演讲中提出要关注世界的多元性。她认为,世界的多元性会更深入,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发展,中国在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处理多元时代的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这两者有时已经很难完全分开。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国际关系理论非常重要,但实践性也非常重要。女性对一些问题的感觉格外敏锐,国际关系女学者要充分把握好敏锐感,促进国际关系实践的进步。从主体性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连续几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从改革开放实践伊始已经重新焕发了活力,也越来越具有文化层面的自信。
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吴慧教授演讲
吴慧副校长在演讲中对国际海底区域的界定与划分进行了介绍,回顾了国际海底区域管辖与开发的历史与现状,并对在国际海底区域管辖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国际社会形成共同接受的法律规范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吴慧副校长重点讨论了中国参与海洋勘探开发制度的构建以及中国的国内立法实践。她指出,中国要完善应有的法律规则,尤其是作为担保国的责任,同时国家政策和立法要做到双向支持,更要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会议设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外交”“安全研究:理论与实践”“女性、和平与安全”三个议题,并分四个场次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学者从自己的研究旨趣出发,从性别平等,大国安全战略,文化安全,宗教外交,联合国与全球安全治理,女性在话语安全、全球公共安全、全球议事议程、联合国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等诸多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些问题紧扣时代主题,充分体现了女学者把握时代热点问题的敏锐性和高度的学科自觉,反映了女学者在推动国际关系研究进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会议合影
会议闭幕式由国际关系学院科研处处长康艳梅主持,《国际安全研究》期刊主编谭秀英作会议总结。谭秀英老师对各位代表的出席表示感谢,并对会议成果进行了回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证女性的安全,如何更好地发挥女性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实现性别平等,本次会议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为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在促进学术交流的同时,亦为全球治理和中国外交贡献了“半边天”的智慧和力量。